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研究药品监督管理的理论,交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经验,探讨药品质控方法和临床合理用药;介绍国外药事管理信息,以促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药学事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版部门: 《中国药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777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8/R

邮发代号: 80-9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事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国际刊号:1002-7777
  • 国内刊号:11-28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事杂志2009年第9期文章
  • 冠状动脉支架耐疲劳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的建立血管支架耐疲劳测试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对血管内支架体外的耐疲劳测试及相关评价还未开展,本文按照相关国际标准,设计了一套针对冠脉支架的耐疲劳的测试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方法测试条件近似模拟人体血管内环境:支架放置在乳胶管中,测试液体为37℃的NaCl溶液,径向应变接近人体自身血管内情况.整个测试在60Hz的频率下,进行了4×108个循环的加速疲劳试验,实验循环次数按70次·min-1的循环......

    作者:王硕;汤京龙;陆颂芳;王建宇;刘丽;苑富强;王春仁 刊期: 2009- 09

  • 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建立劣药比对模型的研究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仪建立劣药比对模型,扩大近红外光谱仪的使用范围,提高监督抽样命中率.方法药品中各成分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近红外光谱图出现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近红外图谱的分析,寻求药品或有关物质的含量与近红外光谱的关系.结果与结论通过劣药比对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能快速筛查劣药,为监督抽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鲍恩泉;米华阳;苗仁华 刊期: 2009- 09

  • 2007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麻醉药品处方共11337张,采用药物利用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我院多数麻醉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果与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哌替啶注射液和可待因片的使用还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杨锦;陈慧英 刊期: 2009- 09

  • 30例BECT的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对小儿良性癫痫(BECT)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方法对30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给予得理多治疗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30例患儿发病均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顶区和(或)中、后颞区棘波或棘慢复合波发放,其中有19例用得理多可控制临床发作.结论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临床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以学龄儿为多见.95%病例对得理多反应良好,单......

    作者:吕庆丽;孟繁霞 刊期: 2009- 09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及对照组(79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和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随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兆领;马磊;李艳 刊期: 2009- 09

  • ANDA申请中关于标签、包装等标识物问题的探讨

    目的为我国药品制剂出口企业ANDA申请过程中有关标签等包装标识物资料申报和规范管理提出建议.方法分析美国有关标签等包装标识物监管的法律法规或指南的特征和意图.结果与结论我国制剂企业在ANDA申请工作中标签等包装标识物存在一些问题,应对照美国的法律法规进行改正.......

    作者:朱金宝;梁毅 刊期: 2009- 09

  • 对GMP实施成果及药品认证风险的理性思考

    目的全面实施GMP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GMP认证检查应确立发展理念,拓展思路,更新方式,规范行为.方法论述了通过实施GMP,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制药工业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结果实践证明,GMP是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系统性的管理手段.结论面对药品安全风险的高发期,需要以积极而理性的社会心态,正视目前存在的质量隐患,强化认证跟踪检查,建立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09- 09

  • 臭氧灭菌技术在药厂10万级洁净区的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合适的药厂洁净区灭菌方法.方法比较传统灭菌方法和臭氧灭菌之间的优缺点,并检测洁净区臭氧浓度,验证臭氧灭菌效果.结果臭氧灭菌技术可以应用于药厂洁净区灭菌.结论臭氧灭菌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良好前景.......

    作者:淳于兴华;温立坤;李珂;宋亚波 刊期: 20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