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研究药品监督管理的理论,交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经验,探讨药品质控方法和临床合理用药;介绍国外药事管理信息,以促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药学事业。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版部门: 《中国药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777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8/R

邮发代号: 80-9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事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国际刊号:1002-7777
  • 国内刊号:11-28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事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固相萃取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固相萃取法(SolidPhaseExtraction,SPE)是复杂样品前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实验技术,它能快速简便有效地除去各类样品中的杂质组分并浓缩待测组分,在药物、环保、食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中药分析中,由于供试液共存成分相当复杂,待测组分分离纯化不佳将严重制约分析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另一方面,现代仪器快速发展,其灵敏度越高,对供试液纯度要求也越高,于是,样品前处理成为中药分析的一......

    作者:曾元儿;鲁佳慧;江滨 刊期: 2004- 01

  •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分析方法概述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几十年来已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临床新一代全合成抗感染的一类药物.它们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耐药菌株少,游离碱或成盐形式可制成各种剂型,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半衰期长,另外还可以用于注射等优点.从1962年至今,已发展到了第四代品种[1].这类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也层出不穷,日益增多[2].现本文就这些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李传响;徐继文;张友年 刊期: 2004- 01

  • 门诊药房敞开式柜台发药的实践与体会

    1993年第53届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在东京会议上向世界各国政府推荐了(GPP)[1],要求药师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内容,药师不仅要做好配方前的充分准备和配方中的准确无误,而且要做好配方后的主动服务.这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为此,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敞开式柜台发药,3年来的运作实践证明有较大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岳江;郑苏芹 刊期: 2004- 01

  • 药品染菌量测定中应注意的环节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1],其中染菌量的测定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药品染菌量的大小及是否检出控制菌是标志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经大量的实际检验工作,认为在药品染菌量的测定中应注意以下环节.......

    作者:樊丽;董艳丽;王淑杰 刊期: 2004- 01

  • 吡罗昔康砷盐检查法的改进

    吡罗昔康[1]是消炎镇痛药.2000年版先加无水碳酸钠进行有机破坏,再采用古蔡氏法检查药物中的微量砷盐.由于药物本身结构中含有硫,同时有机破坏加入的无水碳酸钠要消耗一定的盐酸,使酸度降低;药典收载的检查方法没有考虑碳酸钠及药物本身结构中的硫的干扰,从而影响砷斑的生成.本法在药典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吡罗昔康砷盐的检查.......

    作者:陈长青;李静 刊期: 2004- 01

  • 血塞通注射液与4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血塞通注射液为三七总皂苷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等作用,临床上有时与抗生素配伍使用.为确定其配伍使用时的安全性,本文选用了4种常用抗生素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玉娥 刊期: 2004- 01

  • 中药丸剂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丸剂,作为一个传统剂型,在现代剂型快速发展的今天,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以2000年版一部为例,收载中成药共458种,其中丸剂210种,占46%,现就中药丸剂检验中出现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高晔珩 刊期: 2004- 01

  • 柴胡口服液吸收度检验方法的改进

    柴胡口服液为退热解表、治疗外感发热的常用中成药.在检验过程中,我们发现2000年版一部所收载的柴胡挥发性成分吸收度的检查项中[1],由于采取直火加热,(特别是用电热套加热时)温度不易控制,随着蒸馏瓶中被蒸馏药液的减少(250ml的瓶中仅剩25ml),药液崩溅到周围瓶壁上,由于焦化而产生了焦油可以随水蒸气一起被收集到馏出液中,致使吸收度假象升高(有时可升高数倍),严重影响紫外吸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作者:聂桂华;张新琴 刊期: 2004- 01

  • 国产抗艾药物须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作者: 刊期: 2004- 01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关于开展对在食品药品监测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者奉献爱心倡议书

    ......

    作者: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