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研究药品监督管理的理论,交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经验,探讨药品质控方法和临床合理用药;介绍国外药事管理信息,以促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药学事业。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版部门: 《中国药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777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58/R
邮发代号: 80-9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药事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国际刊号:1002-7777
- 国内刊号:11-285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儿酚氨咖敏颗粒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提高小儿酚氨咖敏颗粒含量测定质量标准,更有效的控制其含量.用HPLC法同时测定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采用Diamonsa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磷酸(10∶90∶0.02∶0.03)(调节pH值为3.5),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15nm.线性关系与回收率:氨基比林0.06~1.80μg(r=0.9999),101.2......
作者:赫晓军 刊期: 2006- 11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快速系统鉴别方法的探讨
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目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由于该类抗生素母核结构相似,同类化合物化学反应相同,若用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不同的品种鉴别,则又受仪器条件的限制,不适用于现场快检.......
作者:申兰慧;钱丽华;杨敏智;高国英 刊期: 2006- 11
-
青霉素V钾片含量测定中系统适用性实验的影响因素探讨
青霉素V钾片是一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新型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其含量测定在《中国药典》2000版采用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增补本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005年版正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肖莉;吴玉娥 刊期: 2006- 1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肝扶正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乙肝扶正胶囊由丹参、虎杖、当归、人参等十一味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补肝肾,益气活血功效.......
作者:李铁强;白岩;于静;刘振娟 刊期: 2006- 11
-
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进
复方氨酚烷胺片质量标准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1].按鉴别(1)下所述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以氯仿-甲醇-丙酮(9∶1.5∶1)为展开剂,并在色谱缸中放一小杯氨水饱和,结果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两个成分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重合为一个斑点,影响了结果的判定,且Rf值>0.8.......
作者:张钢平;李晓敏;毕雪艳;李莉 刊期: 2006- 1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宁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降脂宁颗粒收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心系分册.该标准中没有其主要成分制何首乌的含量测定.该方由4味中药组成,其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β-D-葡萄糖苷是制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武剑峰;姜晓冬;滕义生;朱启荣;孙景娟;李凤兰 刊期: 2006- 11
-
试论构建和谐药监
构建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
作者:邹江 刊期: 2006- 11
-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作者:李海金 刊期: 2006- 11
-
建立和实施执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执法责任制
执法责任制是依法确定执法主体资格,明确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考核执法质量,追究执法过错的一种执法制度.......
作者:阎忠宁 刊期: 2006- 11
-
我国药品快速检验的现状与展望
药品快速检验是指在简单的试验设备条件下或在现场监督检查中,采用药品外观鉴别、薄层色谱、化学鉴别、仪器分析等方法对药品(真伪)质量进行快速初步鉴定.......
作者:吕长淮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外科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和菌株-聚类分析
- 2 江西省医疗单位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的探索
- 3 “十二五”期间中国医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研究
- 4 吲达帕胺片在2种介质中的溶出度考察
- 5 质量管理在药品抽样中的应用
- 6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探讨
- 7 甲芬那酸中2,3-二甲基苯胺杂质限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 8 美国FDA对药品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 9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 10 卡托普利缓释胶囊的制备
- 11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与血液制品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 12 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病理工作组简介
- 13 医疗器械软件概述
- 14 81例莪术油不良反应分析
- 15 洛阳市中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状况及药学服务需求调查
- 16 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 17 试谈医疗器械监督抽验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
- 18 加强我国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管
- 19 3种测定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比较
- 20 GC-MS法测定药物制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